抄币技巧(抄币犯法吗?)
2017年的4月
已经能望见毕业的影子
再过几个月
又是各奔东西的日子了!
还记得初来南京的我们
对这里的印象
就是从江宁大学城开始的
与外地游客眼中
极具南京特色的“中山陵”、“夫子庙”等标签不同
当年的你来到这里
离繁华的市区越远,离学校就越近
地铁一号线龙眠大道站往南
依次是南医大·江苏经贸学院站
南京交院站
中国药科大学站
短短的几站路
却记录我们在江宁大学城最初和最终的青春
从这些站下车,走不远的路,或坐几站车
便能到附近的大学
南工程、金科、晓庄、交院、南旅
经贸、海事、南广、南医大、药大
每一个名字都能勾起许多人的念想
那时候,我们总喜欢去南工程的东食堂蹭饭
把医科大和药大混为一谈
男生不惜步行1小时去南广看美女
女生喜欢结伴到海事看穿白制服的帅气学长
一到晚上,金科、晓庄的学生就聚在南北门
层层叠叠地围住了小眼镜炒饭
我们有太多江宁大学城的共同回忆...
永远拥挤的安广线
刚上大学的时候
一号南延线还没有建成
周日的下午,返校的人先坐地铁到安德门
再排队等安广线,坐一趟将近2小时
投币两元,不能刷卡
虽然车次很多,但每一班都挤到爆满
抢到座位的人就像中了大奖
司机在前边大吼“挤一挤,往里走”
车厢里几乎悬空的人极不情愿地又往里挪了一步
后来终于有了南延线
我们再也不用等受罪的安广线了
坐在宽敞、开着冷气的车厢里
也会偶尔想起那段挤安广线的匆忙岁月
没逃过课的大学是不完整的
没有逃过课的课堂不能称之为大学课堂
放着自己学校的思修、毛概课不上
偏要跑到晓庄蹭一节完全听不懂的翻译课
“点名告诉我啊”、“作业借我抄下”
“今天划重点啊?那我去下”
然而开学时逃的课,总是会在期末复习时补回来
每逢考试周,图书馆就成为全校最热门圣地
人人打满鸡血,图书馆排队场面堪比春运
大门一开,学生全部百米冲刺抢座位
抢座位从来不敢坐电梯,都是直接跑楼梯
书本、水杯、早饭、耳机......身上的所有东西
都可以成为抢座神器
每个学校都有过浪漫的校园表白
那一年,不少南工程的汉子们都去经贸打篮球
那一年,南医大06栋门口的几百只花和蜡烛
那一年,晓庄B区的男宿舍亮起的紫色爱心
那一年,南广3号宿舍楼下的巨型蜡烛
那一年,我们的喜欢单纯又勇敢......
鲜花、蜡烛、脸红的男男女女
“XXX,我喜欢你”,周围的人起哄不已
牵手、拥抱、争吵、分道扬镳
那些只有二十岁的我们才懂的心跳
却再也回不去了
逛不完的小商品城
“老北京炸鸡腿,十元三个送一个!”
“江宁电影院,全南京第一家,20元看两场,5D的价格8D的电影,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
一出龙眠大道地铁口
最先就被这两家洗了脑
这里什么都卖,便宜的让人什么都想买
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买不到的东西
大学的第一个脸盆拖把
用了好几年的桌布墙纸
大概都是来自义乌
每年开学季,义乌也都会迎来销售旺季
一大波新鲜血液加入采购大军
脸盆、皮筋、衣服、台灯、文具、
眼镜、毛线、插座、墙纸、拖鞋...
全身上下所有吃的用的基本都能买到
站在地铁站看过去
全是拎着各种各样生活用品的稚嫩面孔
在一楼,常年放置着几张台球桌
在不想去网吧的时候
偶尔也会和舍友来打几局,打发时间
还有当年各个网吧之间明争暗斗的产物
免费网吧专车
还记得新文化网咖当年那辆吊炸天的加长林肯吗?
过期好久的踏浪网咖会员卡
是不是还静静呆在某个好久不用的钱夹里?
义乌美食多得让人走不动道
来义乌逛街
总是要吃得饱饱地回去
街边小吃总是人气很旺
路边一溜排的小吃摊
总要做出纠结的选择
烤面筋、烤肉串、桥头排骨
酸辣粉、大脸鸡排、脆皮年糕
N多寿司、烤猪蹄、烤山芋、冰糖雪梨...
拉着舍友来逛手机链的我们
坐着加长林肯班车来上网的我们
翘课无聊来吃肉夹馍的我们
一切仿佛还在昨天
可身边的你早已不见...
817串起来了整个大学城
“两块,两块,两块了啊。”
“工程、经贸两块了啊。”
“同学啊走啊,公交车你也挤不上的。来来来,还差一位了啊。”
如果你在义乌公交站等过车
一定不会忘记这一幕
义乌的公交车站总是挤满了人
除了学生,黑车司机们也是另一道风景线
一辆车标配都是两个人,基本都是夫妻档
一个开车,一个拉客
生意很兴隆啊
毕竟817有时候就像便秘了一样,需要疏通一下
多少大学生把为数不多的生活费挥霍在这里
每一个大学城都是城中之城
每一个城中之城都有他的CBD
在江宁大学城,这个地方就叫做文鼎广场!
这里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广场有服装
大多是大学生喜欢的品牌:美邦、百家好之类的
折扣很大,当然款式不会太新
还有一家星美国际影城
也陪伴学生们度过许多甜蜜或孤单的日子
不过,最让在校生喜爱和毕业生怀念的还是水街
一条永远吃不够的美食街
水街几乎就是学生的食堂
很多店铺的营业时间都比照着学生们的作息
放学后的水街是最热闹的
这里有上过CCTV某美食频道长沙臭豆腐
这里有万年排队的黄金鸡柳
这里还有永远吃不腻的学长烤蹄...
中间的大棚都是餐桌
买上几样好吃的,坐这里慢慢吃
下雨天也不影响吃货的心情
20块钱就能把肚子吃得圆滚滚
前两个星期,偶然路过文鼎广场
才发现这里的档次
比几年前高了不止一个level
变得如此高大上
小编心里默念:
幸亏我们当年念书的时候星巴克屈臣氏什么的还没开
不然生活费哪够用啊~
一起笑过闹过的东山步行街
在附近的文鼎、义乌都逛腻的时候
我们偶尔也会去稍远点的东山步行街
当时那里算是江宁最繁华的商圈之一
街的一头是家超大的美邦
两边各种卖衣服、鞋子的小店
和舍友偶尔去下个馆子都是件值得开心的事
那时的我们,特别容易满足
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
一届又一届的江宁人来了又离开
我们把青春年少都留在了江宁大学城
那时候,我们一起去爬方山
也虔诚的拜过定林寺里的大佛
那时候,听过无数次义乌的“老北京炸鸡腿,十元四只”
真心觉得实惠,也没有掏钱去买
那时候的我们喜欢坐到南工程的小北门
走到天印湖畔吹吹风
那时候,逮着机会夜不归宿
宿舍阿姨的脾气被我们摸得一清二楚
总有100种方法来应对
那时候,听到宿舍楼下有人大声表白
遇到几对情侣在宿舍门口耳鬓厮磨
总忘不掉骂一句煞笔,内心却有一丢丢羡慕
那时候,想什么都想不到学习
周末和室友通宵打掼蛋或在宿舍睡大觉
只有到了期末才会预习一学期的课本
那时候,我们总觉得毕业遥遥无期,可转眼就各奔东西
······
当年一脸稚嫩的我们
也开始学着涂脂抹粉、西装高跟
赶在一场场求职面试的路上
当年天天黏在一起的我们
也开始东奔西跑
缺席食堂的约饭
当年笑声不断的宿舍
也会变得越来越寂寞
直到最后空无一人
江宁大学城
见证了一批批人的四年靑春
这里有你,也有我
你会怀念吗,在江宁大学城的时光?
来源:南京潮生活
评论